因為寶寶成長的速度相當快,建議最好都要預留讓腳趾往前生長的空間
普遍建議是有穿襪子預留大約1公分,不穿襪子的便鞋至少預留約0.5公分
所以要好好測量寶寶的實際腳長,才能知道該選什麼尺寸的鞋子喔!
以下提供二個測量方式
第一個方法
所以挑選合適的鞋子,不僅能讓寶寶穿起來舒適,對足部發展有幫助,還有安全性也很重要,市面上這麼多款式的鞋子,究竟該如何挑選呢?姑且不論特殊需求的功能性,這邊提供一個簡單的口訣,是基本必備的選鞋五個要點。
為了方便記憶,將選鞋五個重點取其諧音,就是『只吃軟肉包』
只:止滑
吃:支撐
軟:柔軟
肉:透氣
包:包覆
【止滑】
怎麼確認鞋子的止滑力是否足夠呢?
首先看鞋底刻紋是否夠深,再來就是材質確認,可以實際在平面上試著推推看鞋子,會不會一推就滑動。
【支撐】
寶寶初期腳部力量不夠,所以鞋子的支撐輔助性就相當重要,也是大部分爸媽最容易忽略的重點,
鞋子能提供的支撐主要來自側邊及後跟,側面要看縫合的穩固性是否不易讓楦頭變形,後跟就是看軟硬度,不會一捏就軟,
尤其後跟是否能包覆支撐住腳跟是相當重要的,會影響到寶寶的走路姿勢,有好的支撐,走路姿勢自然就會正確,不容易出現外八或是內八的狀況喔。
【柔軟】
相信很多爸媽都在找軟的鞋子,因為怕寶寶穿太硬的鞋子會不舒服,但是別忘了前述的支撐性,整雙過軟的鞋子是無法提供好的支撐,那麼該怎麼挑選柔軟的鞋子呢?主要的重點有二個,
第一個就是內裡,內裡的材質穿起來是否舒服,鞋墊是否有彈性,這都是能用手指觸摸按壓就能判斷的。
第二個就是鞋子前頭約三分之一處是否好彎折,寶寶初期腳跟力量還不夠,經常會做出墊腳尖走路的動作,學跑的時候也會有前足彎折的動作,所以前頭鞋底的彎折設計就相當重要,
只要把握以上二個重點,就是一雙足夠柔軟的鞋子囉。
【透氣】
透氣性主要是看鞋子的材質,盡量選擇有搭配透氣網孔的網布材質就可以了喔。
【包覆】
寶寶鞋子的包覆性跟支撐性是相當重要的,與成人選鞋不同,寶寶鞋子提供了學走時的輔助,幫助寶寶站得更穩,走得更正,所以鞋子的包覆性是要能完整托住足部,
尤其是腳跟的部分,這也是許多專家不推薦寶寶一開始就穿拖鞋走路的原因,拖鞋只有包覆住足部前面,足弓以後到腳跟是完全簍空的,
寶寶還不太會走路的時候,很難將腳跟好好踩踏在拖鞋的鞋面上,拖鞋穿起來會變成歪斜的,也就產生了高低差,容易讓寶寶的走路姿勢變成內八,大部分的包鞋都有基本的包覆性,更好的選擇是專業的運動鞋或機能品牌的學步鞋。
Chrome: https://www.google.com/chrome/browser/desktop/index.html